自16岁参加工作,胡忠诚在石龙乡这块血吸虫重疫区已经连续干了36年。胡忠诚也从一般干部成长为乡长、乡党委书记。曾经有人多次问他,你在疫区工作了30多年,身体又有病(胡忠诚患有肝硬化),怎么不换个地方?他说,要改变疫区面貌,就得有牺牲,活着干,死了算,死活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正是在这种精神状态的支撑下,胡忠诚带领党委一班人,一手抓山区经济发展,一手抓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与那里的父老乡亲同甘共苦,与贫困作斗争,与病魔作斗争,把青春和大半辈子年华献给石龙人民。如今,他和乡亲们欣慰地看到,以往贫困落后的石龙乡已建成初步富裕的小康乡。
石龙乡地处偏僻山区,离县城一百多里,曾是有名的血吸虫重疫区,交通不便,经济贫困。乡历届班子成员几乎都染上过血吸虫病。胡忠诚自己曾5次被迫住院治疗血吸虫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究竟如何走?胡忠诚与一班人翻遍全乡大小150多座山头,走遍全乡300多个冲冲洼洼,和100多名干部群众座谈。根据石龙优势在山、潜力在田的乡情,他们提出了“粮林并举,专业分工,规模经营,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建金色粮仓”的发展路子。路子选准了,关键在干。胡忠诚和乡里的几名干部与1000多位农民群众,在人称“鬼不下蛋”的荒山荒坡上一同挖山抽槽,栽上了柑桔等高效经济林。几年来,他们坚持开山不止,把荒山野岭建成造福子孙的“绿色银行”。后来,部分果树开始收益,承包农户户均收入过万元。过年时,他们在自家的大门上贴上这样的对联:“党引我栽树三年辛苦,树给我财富百年幸福”,横批是:“感谢乡党委”。
石龙乡位置偏僻封闭,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为了拓宽市场流通渠道,他们成立了“粮油贸易公司”、“果特技术公司”、“食用菌技术开发公司”,组建了村农贸公司。他们在深圳、广州、沈阳、武汉、郑州等20个大中城市设立了“窗口”,以乡公司为龙头,村公司为依托,种养基地为骨干,农户为基地,各地“窗口”为纽带,上接四面八方大市场,下连千家百业小农户,形成了城乡开通,农贸一体,工贸并进的农村市场经济新格局,加快了全乡经济产业化经营步伐。到1997年底,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2950元,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农村奔小康,关键靠支部。胡忠诚和他的同事们始终把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使奔小康工作有了坚实可靠的组织保证。近几年来,他们乡党委实行分片管线,驻村联厂责任制,年初与乡党委与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每月定期下村组向群众征求对村干部的意见,每季度听取村支部对包村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并注重抓好年终考核、结好硬帐。胡忠诚带头执行这一制度,坚持下村蹲点,同时联系了两个后进村。几年来,他们下功夫抓后进村的整顿和中间村的转化提高工作,通过抓调整、配强班子,抓培训、提高素质,抓管理、健全制度,着力解决好“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
这些年来,胡忠诚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但像其他先进人物一样,他欠父母、妻子、孩子的情很多很多。胡忠诚承认自己是个“不孝之子”。可他父亲说:我儿子是个有良心的忠诚的共产党干部!